飄香世界的沙城沙酒(節選)
于 文 龍
元、明、清、民國時期,河北懷來沙城釀的酒統稱為沙酒。
沙城,素有“塞外酒城”之稱。元朝時,皇家指定為御醪產地。明朝時,至天順年間城內酒缸坊已經達到30多家。清朝時,釀酒業達到鼎盛,燒鍋星布、缸房林立,康熙皇帝品沙酒后交口稱贊。民國時,沙城青梅煮酒榮獲世界金獎。
1949年,察哈爾省人民政府整合當地釀酒資源,成立了沙城酒廠,沙酒穿越近八百年的歷史時空隧道,連綴古今。1976年,沙城酒廠硏發成功中國第一瓶干白葡萄酒,填補了中國干型葡萄酒的空白,與世界接軌。1979年,沙城干白葡萄酒與茅臺、五糧液一道榮獲“國家質量獎金獎,出口英國、美國等十多個國家。1994年,“沙城老窖”在中國國際名酒博覽會上榮獲“中國酒王”稱號。2021年,“沙城雙齡”“沙城老窖陶藏原漿”“沙城老窖特曲”斬獲舊金山世界烈酒大金獎。睹物思人,透物見史,沙城酒已經飄香世界近百年。

我和沙酒結緣是在1958年春節。十歲的我和父母在張家口市橋東清水河邊的平房里吃團圓飯時,父親啟開“沙城老窖”瓶蓋兒,頓時滿屋飄飛出濃濃的酒香,直往鼻子孔里鉆,沖淡了肉香的味兒,我問父親這酒咋這么香呀?父親說生產酒的地方是沙城,那兒是風水寶地,地下水甘甜軟,往塞外開的蒸氣火車都在沙城火車站加水,因為那兒的水不結垢,延長機器使用壽命。父親指著酒瓶上老龍潭商標說:釀造沙酒是用龍脈水系“老龍潭”的清冽甘甜水,沙城酒廠北靠燕山,南依太行,中間盆地是永定河上游的洋河、桑干河、官廳湖畔,生態環境優美,地下水充沛,富含礦物質。此時,我明白了好水釀美酒的道理。

1968年冬,我的同學國良分配到張家口地質打井隊工作,他給沙城酒廠打井干了三個多月活了,和廠里員工混的很熟。一天,他往我單位打電話和我說:你見過青梅煮酒嗎?我說酒瓶上印著曹操、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畫像,飯館、菜鋪里都擺著青梅煮酒,見過。同學說要想看原漿酒到沙城來。周日,我來到沙城酒廠,同學和廠部工作人員領著我參觀了青梅酒窖。長長的窖庫里井井有條地布滿了一排排大缸,缸多半截埋在地下,地面缸口上蓋著竹編蓋子,掀起竹蓋,只見綠汪汪的青梅原漿象碧玉一樣晶瑩剔透閃爍亮光,一股青杏的果香沁入心脾。工作人員讓我品一杯青梅酒,一晃酒杯,酒體掛杯留下淺淺的淡綠色,一嘗酒液甜絲絲的,杏林送來的果香和酒窖飄飛的酒香,兩種味道在舌尖上不停地交換著。終歸是酒啊,一杯青梅酒下肚,全身馬上熱乎乎的飄飄欲仙,我興奮的伸出大拇指夸道,好酒!
工作人員講道:沙城是水果之鄉,盛產葡萄、桃、梨、蘋果、海棠等水果,尤其杏兒很出名,產量很大。酒廠把沙酒、青杏和保健中藥材做為原料,經過蒸煮等多道工序釀造出青梅煮酒。民國時期馮玉祥將軍曾兩次在察哈爾省會張家口居住,他給水母宮的居所起雅號“愛吾廬”,這是《三國演義》詩中的一句:“樂躬耕于隴畝兮,吾愛吾廬”,表達自己的雄心壯志和遠大抱負。馮將軍喜愛沙城的青梅煮酒,經馮將軍舉薦,沙城“青梅煮酒”于1929年、1931年連續兩屆參加國際名酒賽會并獲金質獎章,沙城酒從此揚名世界。
民間流傳著“沙酒飄香三千六“的贊美詞,我理解這句話的含義是在1978年。年青時,我經常給長城文藝寫散文。趙維元編輯和我說,張家口明、清時,是對蒙俄貿易的旱埠碼頭,文化底蘊深厚,三教九流中有很多出類拔萃人物,現在都七、八十歲了,搶救文化遺產,寫寫名人軼事的傳記吧。我寫《大漠商舟》時,找到了二十多位養駝主、拉駱駝伙計進行多次交談、釆訪,多數人已經70多歲,最大的93歲。從他們的口述中,我了解到駱駝隊從張家口出發到庫倫(現在的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),在運輸茶葉、絲綢、布匹的同時,也把沙酒運到蒙古。元、明、清、民國年代,大漠南北的游牧民族都喜歡吃大塊手扒羊肉,喝高度白酒,草原上不種高梁、不釀白酒。沙城地處蒙古高原與華北平原的過渡帶上,蒙漢交界,民族文化的交融地,距離壩上草原很近,所以沙城釀出的沙酒源源不斷地供應給了草原的牧民。
沙酒作坊的工匠們為了把美酒運到草原上,煞費了苦心,用什么樣的輕巧容器呢?他們捋了一下朝代,秦漢以前的朝代是用青銅罐盛酒,三爪爵飲酒。唐代用玉石做酒具,“葡萄美酒夜光杯”。宋代用陶瓷做酒具“玉壺春”。元代皇宮用玉缸盛酒,民間用陶罐儲酒,工匠們開始用陶罐運輸酒。駝隊、勒勒牛車長途跋涉草原上,發現陶罐即沉又滲酒。于是工匠們啟迪生活智慧,開拓新領域,想出編織酒蔞子。就是用柳樹枝條、荊條編成肚大口小偏長形蔞子,再用鮮豬血加白灰、水做成漿糊,糊內壁后貼一層麻紙,糊一遍豬血貼一層麻紙,一直糊貼七遍,酒蔞子晾干后密不透氣,不滲酒,體輕裝酒多。也有人用木桶裝酒,用牛、羊皮卡子(袋子)裝酒,行路中遇到風雪天無法做飯,就打開皮囊喝幾口酒,吃塊風干牛肉來充饑御寒。這些古老的方法在塞外古道運酒中使用了多年。之后,陶瓷罐走向市場,酒坊把酒裝進十斤、三十斤,最大五十斤的陶瓷罐中。駝隊、勒勒牛車運輸時,把酒罐放入木箱中運往草原。
民國時期,沙城有個閆姓養駝人,養了30多峰駱駝,做買賣非常精明。每年入秋,他帶著伙計拉著駝隊,裝上沙酒和水果出發了。經過赤城縣、寶源縣(寶昌、沽源)、正藍旗、多倫再到貝子廟(錫林浩特)。在草原上邊走邊賣沙酒、水果,到貝子廟后將貨物全部售罄。接著駝隊裝上毛皮、蘑菇運回到張家口貨棧,來回都掙的盆贏缽滿。
往庫倫運沙酒的駝隊,是宣化有上千峰駱駝的郝家,張家口東駝號、西駝號、黑達子溝、白家溝、西關街等地的養駝大戶,每戶都有上百峰駱駝。夏天,多數養駝人把駱駝趕到正藍旗桑根達來的草地、沙丘中放牧,那里的榆樹林是駱駝養精蓄銳的寶地。入秋后,駝隊到沙城馱上沙酒、茶葉,一路向北奔去。古書中形容:日入而駕,日出而止,雞聲茅店,披星戴月。“三千里荒涼絕塞,五十日沐雨櫛風”。
駝隊在去往庫倫的商道上,天蒼蒼,路漫漫,駝鈴悠揚,清脆悅耳,在靜謐的深夜傳的很遠,喚醒了寂靜的大漠;玉液沙酒,隨駝穩進,與蒙古地的商品不停地交換著,冷清的草原熱鬧起來,給牧民們帶來了歡樂,在古道上飄逸出醉人的芬芳……
沙酒那醇厚濃郁的味兒融到牧民的臉上,紅彤彤的;留香持久的美味扎根心中,越久越思念。草原牧民把沙酒當作友誼的使者,喜樂的象征,朋友相聚時,舉杯唱起祝酒歌:朋友,朋友!遠方的朋友,沙酒綿甜、沙酒醇香,酒逢知己千杯少,兄弟情深似大海......蒙古包中蒙漢朋友們喝的酣暢淋漓,推心置腹,味道、氣氛、情趣,隨著那蕩氣回腸的歌聲,傳的很遠,很遠……
“沙酒”不僅是溝通漢、蒙、滿民族的商品,也是農耕文明與草原文明,漢蒙滿文化交流的媒介和使者。通過張庫大道這根“動脈”,深入草原的支支脈脈,沙酒運到烏蘭察布、包頭、巴彥淖爾盟……情誼從古至今在接力、發展著,八十年代,沙城酒毎天發一火車皮運往呼和浩特市,滿足草原人民的需求。

往庫倫運沙酒、茶葉的一支支駝隊中,還有少數的駝隊走出了國門。這些行穩致遠的拉駝人,以藍天為頂,大地為席,風餐露宿,奔走在寒星冷月的茫茫大漠之中,荒漠戈壁腳下踩,狂風暴雪渾不怕。到了庫倫之后,接著駝隊北上到俄羅斯的恰克圖“買賣城”,交易茶葉。之后繼續北上,穿越冰封的貝加爾湖,到達伊爾庫茨克,沙酒給俄羅斯人民留下民族品牌的印記。繼清代張庫大道之后,在改革開放的初期,沙城酒廠生產的“伏特加”產品出口俄羅斯,以嶄新的姿態亮相世界。

“沙酒”在史書中多有記載,元朝中書省評定官王惲在《中堂事記》書中記載:“懷來縣東南里許,有釀泉,井水作淡鵝黃色,其曰玉液即此出也,官為置務,歲供御醪焉。”成為官方記載懷來御酒釀造最早的資料。明朝的文淵閣大學士金幼孜隨成祖朱棣歷次北征,在《北征錄》中記載:“懷來道邊有土垣宛如一小城。問人,曰:此元時官酒務,毎歲駕幸上都,于此取酒。”記錄元朝皇帝每年從京城去上都正藍旗,路過沙城都會到此取酒。


沙酒熱銷京城還得感謝康熙皇帝?!稇褋砜h志》載:康熙三十五年(1696年),御駕西巡,見沙城到處“燒缸流珠”取嘗,曰“酒甚佳,賜名‘沙城沙酒’,亟命侍衛馳進太后。”從此,沙城沙酒,歲歲朝貢。沙酒飄香都城,官方的官宴、民間的社交席都用京城邊兒,長城腳下的沙酒。王公貴族,世間平民,都在“人生得意須盡歡,莫使金樽空對月”的唱詩助酒中,氣勢豪爽地暢飲沙酒。民間練武,出現醉拳、醉棒,戲曲舞臺上出現以醉酒為題材的《太白醉寫》、《貴妃醉酒》等作品。醇醇的、香香的沙城沙酒,飄逸著濃濃的醉人馨香,宴饗著人間喜慶,抒發著名仕情懷,滋潤著京城百姓。
往事過百年,沙酒大發展。過去釀造沙酒的作坊、酒廠,今天已經發展為張家口長城釀造(集團)有限責任公司。公司在官廳湖畔擁有千畝塞外紅高粱基地,擁有萬噸原料庫,萬噸地下酒庫。上世紀九十年代綜合產能達到全國第六名,沙城老窖系列產品,跨越萬里長城,走進千家萬戶,暢銷大江南北,成為諸多消費者的首選酒類產品。2019年公司完成了體制改革,站在歷史的新起點,奮力開拓,突飛猛進,生產經營一路捷報凱歌,由沙城老窖白酒和沙城葡萄酒組成的“雙子星”,正實力重塑冀酒發展新格局,朝著冀酒龍頭、華北一流的企業目標昂首奮進。
作者小傳 于文龍(1948.02),漢族,大專,張家口市人。河北省民協會員,1987年任張家口市民間文藝協會理事,副秘書長。
1993年由張家口市重工業局調到石家莊市,在河北法制報工作,現已退休。

1976年開始搜集民間故事,采訪過老紅軍、駝幫主、拉駱駝伙計,口蘑鋪掌柜、京劇、晉劇名角、書法家、僧侶、拳師等各行各業的人。在《長城文藝》、《河北民間文學》、《北國風》、《中國民間文學集成》、《文史精華》、《黨史博采》等雜志發表了幾十萬字的作品。1990年在《中國民間文學三套集成》工作中成績突出,榮獲一等獎。

在《張家口日報》、《河北日報》、《工人日報》、《中國商報》、《中國機械報》、《中國汽車報》等報紙上發表過上百篇文章。九十年代以來在《河北法制報》上發表了“沙城老窖”十年磨一劍,干紅葡萄酒與草原人、葡萄酒與蔚縣八大碗、中國第一瓶干白、干白酒在海濱等20多篇文章,普及干白、干紅葡萄酒的保健知識,讓沙城美酒伴隨著人們生活更幸福美滿。